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昨日突然被曝涉嫌價格壟斷,遭發改委調查,或將被罰數十億元。今日聯通發布澄清公告稱,聯通運營公司正在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出租帶寬業務的價格、數量及營業額等相關信息。而中國電信昨日接收了本報記者的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尚無答復。
發改委調查運營商價格壟斷
最高將罰50億
昨日,央視新聞播出了對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的專訪,據李青介紹,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案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場支配地位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市場等行為。
另據李青接受采訪時的回答,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最后經過案審,事實成立,定性準確,電信和聯通將處以上一年度營業額的1%-10%的罰款。
中國電信的互聯網接入的收入占比很高,一年大概有500個億,中國聯通一年大概有不到300個億。據此推算,電信和聯通最高將分別被處以50億和近30億的罰款。
矛盾爆發
業內人士直呼“很突然”
對于此次發改委曝光電信、聯通的價格壟斷案,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直呼“很突然”。他認為,這件事情的突發性很強,是矛盾長期積累的爆發。“牽扯到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以及運營商之間、互聯網企業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甚至也不排除這里面與廣電關系的矛盾”。
該業內人士的“突然”,或許更多是指這種矛盾突然被媒體放大呈現。“過去像這種事情,發改委和工信部可以通過約談企業,限期整改這種形式來解決,但這次各方的博弈拉進了媒體,通過媒體放大了這件事情,這是不是一種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不好判斷。放大對立面對于事情來說未必是一個好辦法。”
事實上,這種矛盾存在已久,特別是寬帶接入市場的各方矛盾之激烈,遠超想象。這次的突發事件其實也并不突然。
2010年8月上旬,中國電信下發內部文件要求,各省公司對高帶寬和專線接入進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聯互通點外,清理所有其他運營商和互聯單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
在高昂的接入價格壓力下,這直接堵死了弱勢運營商僅存的一線生機。
據媒體報道,從去年8月初中國電信開始清理至今,聯通、鐵通、中移動、長城寬帶乃至地方廣電機構等互聯網接入廠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用戶投訴、退網量大幅增加,且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矛盾在不斷激化。
所以,今年上半年發改委接到舉報實屬必然。
據李青介紹,現在已經基本查明,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場份額,肯定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是利用這種市場支配地位,對于跟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競爭對手,它們給出高價,而對于沒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它們給出的價格就要優惠一些,這個在反壟斷法上叫做價格歧視。”
電信和聯通的“黑白名單”在業內早已不是秘密。
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認為,長期來說,這件事情對未來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是件好事。但短期來說,對于互聯網企業、接入企業的影響,包括用戶互聯網接入的消費福利能不能得到體現,還需要驗證。“因為很多互聯網企業是通過第三方接入,價格很便宜,假如此后定價權都收歸集團,接入價格短期內未必會下降。”
若重罰將影響公司利潤
雖然在馬軍看來,從長遠著眼,電信和聯通可能會因禍得福,隨著產業鏈的整合和規范,運營商業務和流量的增長會彌補IDC收入的減少。但短期來說,對兩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肯定會有影響。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也告訴記者,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若遭受數億或數十億重罰,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將是較大的,此舉或將迫使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國內企業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效率和經營模式,降低成本。